菏泽鲁西新区商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您的位置:
> 详情

北京市《关于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5-05-14 11:16:03   浏览量 :2
发布日期:2025-05-14 11:16:03  
2

北京市《关于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系统研究政府投资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于近日研究制定《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措(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聚焦构建高施》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做大做强高精尖产业、激发释放消费潜能三个方面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集聚效应强、乘数效应高、外溢效应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背景情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十四五”时期,本市深化“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接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其中每年聚焦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投资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拉动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3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高精尖动能持续增强。

为持续推动首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密集开展调研座谈,广泛听取企业、咨询机构及专家意见,在全面衔接国家和本市现行重点产业支持政策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围绕创新端、产业端、消费端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研究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产业培育、高品质消费空间打造等领域创新支持政策。

二、总体考虑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战略部署。对标国家“两重”建设任务,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是着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堵点卡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关细分领域的共性短板,在前沿性技术攻关、中试平台搭建、产业空间保障等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本市创新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三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增强要素环境吸引力,巩固本市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领域发展优势,积极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重点产业做大做强。

三、主要特点

一是投资方向更加精准。精准支持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支持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智能化改造,人工智能示范场景应用,医药健康领域,支持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在京落地及产能布局;商业航天领域,完善卫星互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新能源领域,重点推进大功率超充、智能充放电设施建设,支持利用垃圾填埋气或沼气制氢等。

二是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发挥首都优势,持续推动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强化精准高效供给,支持重点产业集聚区、重点旅游功能区域、综合保税区、物流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及老旧厂房改造利用,提升产业空间要素保障能力。

三是营商环境更加便利。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共同研判创新需求、共同谋划重点任务、共同推进项目实施”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公开征集、揭榜挂帅、定向组织等方式,遴选重点支持项目,优化审批服务,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四、政策措施主要内容

(一)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支持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本市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取得新突破,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保障。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本市对智能算力、高速实时信息传输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通过加大对存量数据中心改建为算力规模达到1000P以上绿色低碳智能算力中心及重点领域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布局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算力综合供给和通信保障能力。

三是适度超前布局融合基础设施。为解决交通、能源、城市运行管理等领域基础设施感知监测、预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问题,支持统筹集约开展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及基础应用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管线智能化改造等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首都智慧化管理水平,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和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二)做大做强高精尖产业

一是强化重点产业培育和能级提升。支持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示范场景应用,加速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支持新型抗体、细胞与基因治疗等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核心部件等创新产品生产制造,加快形成产业新增长点;支持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支持农作物、林果花卉、微生物等育种创新产品产业化应用,加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

二是加强产业支撑要素保障。加快推动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取得新突破、搭建完善中试验证平台体系,推广首台(套)产品示范应用,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改造,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提供优质产业空间。中小企业初创期资金有限,自行建设厂房难度较大,通过政府资金支持重点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将有效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大幅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同时,对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共享共用的智慧化平台、产业服务设施项目予以支持,着力打造优质产业发展园区。支持腾退空间和老旧厂房再利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产业空间保障。

(三)激发释放消费潜能

一是打造高品质消费空间。为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提升国际商圈品质,支持商业消费空间公共区域及步行街改造提升丰富消费体验,挖掘消费潜能。支持现有会展设施绿色智慧化改造,提高数字化水平和运行效率,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为提升本市旅游消费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补齐物流园区服务设施短板,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支持重点旅游功能区、重点物流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着力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

Copyright © 2024-2025菏泽鲁西新区兴商商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名片二维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微信二维码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
回到顶部